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內部精選題二(8)
四、計算題
1.A電子設備生產企業(本題下稱A企業)與B商貿公司(本題下稱B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0年3月份有關業務如下:
(1)A企業從B公司購進生產用原材料和零部件,取得B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貨款180萬元、增值稅30.6萬元。
(2)B公司從A企業購電腦600臺,每臺不含稅單價0.45萬元,取得A企業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貨款270萬元、增值稅45.9萬元。
(3)A企業為B公司制作大型電子顯示屏,開具了普通發票,取得含稅銷售額9.36萬元、調試費收入2.34萬元。A企業在制造顯示屏過程中,委托C公司進行部分專業加工,支付加工費2萬元,增值稅0.34萬元,取得C公司增值稅專用發票。
(4)B公司從農民手中購進免稅農產品,收購憑證上注明支付收購貨款30萬元,支付運輸公司的運輸費3萬元,取得普通發票。入庫后,將收購的農產品40%作為職工福利消費,60%零售給消費者并取得含稅收入35.03萬元。
(5)B公司向消費者銷售電腦取得含稅銷售額298.35萬元,均開具普通發票。
要求:
(1)計算A企業3月份應繳納的增值稅;
(2)計算B公司3月份應繳納的增值稅。
2.某工業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0年4月購銷業務情況如下:
(1)購進生產原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稅款分別是23萬元、3.91萬元;另支付運費(取得發票)3萬元。
(2)購進鋼材20噸,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稅款分別是8萬元、1.36萬元。
(3)直接向農民收購用于生產加工的農產品一批,經稅務機關批準的收購憑證上注明的價款為42萬元。
(4)以托收承付方式銷售產品一批,貨物已發出并辦妥銀行托收手續,但貨款未到,向買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銷售額42萬元。
(5)將本月外購的20噸鋼材及庫存的同價鋼材20噸移送本企業修建產品倉庫。
(6)期初留抵進項稅額0.5萬元。
要求:
計算該企業當期應納增值稅稅額。
3.甲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9年10月發生以下業務:
(1)從國外進口一批煙絲10噸,海關核定的關稅完稅價格為35萬,已取得海關開具的完稅憑證;將進口的煙絲的10%在國內市場銷售,取得不含稅銷售額6萬元;
(2)委托乙企業將成本為20萬(不含稅)的煙葉加工成煙絲,支付給乙企業含稅的加工費9.36萬元;
(3)當月企業將外購的和委托加工收回的煙絲,共加工成甲類卷煙50箱。企業將48箱卷煙以75萬的不含稅價格銷售給非獨立核算的門市部,當月該門市部以96萬的不含稅價格全部對外銷售;
(4)企業將剩余的2箱甲類卷煙,發放給本企業職工作為福利。
(關稅稅率為40%,煙絲的消費稅稅率為30%,卷煙的消費稅稅率為56%,卷煙的定額消費稅為0.6元/條,1箱=250條)
要求:
根據以上資料,按下列序號計算回答問題:
(1)甲企業進口環節繳納的關稅和消費稅。
(2)銷售進口煙絲繳納的消費稅。
(3)乙企業應代扣代繳的消費稅。
(4)甲企業當月銷售和發放福利實際繳納的消費稅。
4.某市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主要從事化妝品生產銷售。2009年9月發生以下業務:
(1)從境外進口化妝品一批。該批化妝品經海關核定的完稅價格為200.6萬元,企業按規定繳納了關稅、消費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并取得了完稅憑證。
(2)將上月進口的化工原料價值l00萬元全部發往乙公司委托加工化妝品,支付加工費(含稅)20萬元,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3)將加工收回的已稅化妝品繼續加工成另一型號的化妝品,加工完成后,將其中的80%內銷,取得含稅銷售額257.4萬元。
(說明:假設進口化妝品關稅稅率為50%;化妝品消費稅稅率為30%)
要求:
根據以上資料,按下列序號計算回答問題:
(1)甲公司進口化妝品應繳納的關稅。
(2)甲公司進口化妝品應繳納的消費稅。
(3)乙公司受托加工環節應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4)甲公司銷售化妝品應繳納的消費稅(不含代收代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