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會計》教材變動情況及考試重點
2010年《會計》教材的主要變化
2010年《會計》教材共計26章,相對于2009年教材而言總體變化不大,主要是依據《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8)》新增細節內容,依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對相關內容予以修訂。大部分章節主要是對文字或數字的修改和完善,在表中列示為“基本無變化”,主要變化如表1所示。
表1 2010年《會計》教材內容的主要變化
章名 | 2010年教材的主要變化 |
第一章 總論 | 基本無變化 |
第二章 金融資產 | 基本無變化 |
第三章 存貨 | 1.增“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 2.增加以提供勞務方式取得存貨的初始計量 |
第四章 長期股權投資 | 1.成本法下分紅的處理思路變化,一律確認投資收益,不再區分投資前還是投資后的股利 2.權益法順流、逆流交易后增加第三點:③合營方向合營企業投出非貨幣性資產產生損益的處理 3.因收回投資將權益法轉為成本法核算中,刪除講解“繼后期間,自被投資單位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未超過轉換時被投資單位賬面留存收益中本企業享有份額的,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不作為投資收益。自被投資單位取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超過轉換時被投資單位賬面留存收益中本企業享有份額的部分,確認為當期損益。” |
第五章 固定資產 | 1.增加運費抵扣增值稅的內容 2.提取安全生產費的處理有變化(參考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 3.處置組的概念有細微變化 處置組是指作為整體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處置的一組資產。 |
第六章 無形資產 | 基本無變化 |
第七章 投資性房地產 | 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日的確定中,刪除第4點,相應的后面的教材例題也刪除: (4)自用土地使用權停止自用,改為用于資本增值,轉換日是指企業停止將該項土地使用權用于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經營管理且管理當局作出房地產轉換決議的日期。 |
第八章 資產減值 | 基本無變化 |
第九章 負債 | 基本無變化 |
第十章 所有者權益 | 基本無變化 |
第十一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 1.收取手續費代銷方式的例題中,將“委托代銷商品”科目改為“發出商品”科目 2.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銷售業務,例題條件將“當天收到全部的增值稅”改為“在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發生有關的增值稅納稅義務”,處理發生相應變化。 3.售后回購的例題條件由“商品已發出”改為“商品未發出”,會計處理相應有細微變化,但不是實質內容的變動 4.提供勞務收入,完工進度的確認方法后增加: 在實務中,如果特定時期內提供勞務交易的數量不能確定,則該期間的收入應采用直線法確認,除非有證據表明采用其他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完工進度。當某項作業相比其他作業都重要得多時,應在該重要作業完成后確認收入。 5.BOT業務后,增加獎勵積分的處理 6.建造合同業務中,合同成本的組成增加一條: (3)因訂立合同而發生的費用。建造承包商為訂立合同而發生的差旅費、投標費等,能夠單獨區分可可靠計量且合同很可能訂立的,應當予以歸集,待取得合同時計入合同成本;未滿足上述條件的,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7.建造合同業務最后增加一點:房地產建造協議收入的確認 |
第十二章 財務報告 | 1.利潤表中增加“綜合收益”,包括其他綜合收益和綜合收益總額 2.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應單獨列示反映的項目: (2)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項目及其總額改為:(2)其他綜合收益 3.分部報告的內容依據準則解釋第3號重新編寫,取消原業務分部、地區分布的規定,改為經營分部 |
第十三章 或有事項 | 基本無變化 |
第十四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 1.舉例中增加增值稅和營業稅 2.以賬面價值計量的情況,應交營業稅等應計入損益,對應科目為營業外支出等 3.判斷補價比例時,分子分母均不含增值稅 |
第十五章 債務重組 | 基本無變化 |
第十六章 政府補助 | 刪除了財政貼息下的兩種方式 |
第十七章 借款費用 | 基本無變化 |
第十八章 股份支付 | 增加了可行權條件的定義 |
第十九章 所得稅 | 增加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所得稅問題 |
第二十章 外幣折算 | 基本無變化 |
第二十一章 租賃 | 修改了出租人融資租賃債權確認的會計處理 |
第二十二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 刪除了所列舉的前期差錯的幾種情形 |
第二十三章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 基本無變化 |
第二十四章 企業合并 | 1.增加了反向購買的處理 2.增加了不喪失控制權情況下處置對子公司投資的處理。 |
第二十五章 合并財務報表 | 1.持有至到期投資與應付債券的抵銷細節變化 如果債券投資的余額大于應付債券的余額。其差額應借記投資收益項目;若債券投資的余額小于應付債券的余額,其差額應貸記財務費用項目。 2.合并工作底稿項目增加了與綜合收益有關的項目、數字有修改 3.增加了子公司發生超額虧損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的反映 4.合并利潤表中增加了與綜合收益有關的項目 5.合并現金流量表的例題有改動,并且增加了在企業合并當期母公司購買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對價中以現金支付的部分與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在購買日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相互抵消的處理 6.增加了編制合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的調整項目,“專項儲備”作為一個獨立的項目列示 7.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時,調整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需要考慮母子公司間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 8.增加了“第七節合并財務報表附注” |
第二十六章 每股收益 | 每股收益的披露增加細節內容: 如有終止經營的情況,則附注中應分別持續經營、終止經營披露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
除去上述的教材正文有變化外,教材涉及的法規相比2009年也有所替換和增加,增加的內容一般是當年教材新增知識點的法規依據。
表2 2010年《會計》教材涉及的法規主要變化表
| (1)《人民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2003年4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自2003年9月1日起實施)替換《支付結算辦法》(1997年9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自1997年12月1日起施行) |
新增的法規 | (1)《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2009年6月11日財政部發布》 |
具體說明:
分部報告(新教材講解的結構)
(一)經營分部的認定
(二)報告分部的確定
1.重要性標準的判斷(與原來的內容基本相同)
2.低于10%重要性標準的選擇(與原來的內容基本相同)
3.報告分部75%的標準(與原來的內容基本相同)
4.報告分部的數量
5.為提供可比信息確定報告分部
(三)分部信息的披露
第12章關于分部報告的例題:
原教材例12-8改為新教材例12-6:
【例12-6】乙公司是一家全球性公司,總部設在美國,主要生產A、B、C、D四個品牌的皮箱、手提包、公文包、皮帶等,以及相關產品的運輸、銷售,每種產品均由獨立的業務部門完成。生產的產品主要銷往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日本、歐洲、美國國內等地。乙公司各項業務20×9年12月31日的有關資料如下表所示。假定乙公司管理層定期評價各業務部門的經營成果,以配置資源、評價業務;各品牌皮箱的生產過程、客戶類型、銷售方式等類似;經預測,生產皮箱的4個部門今后5年內平均銷售毛利率與20×9年差異不大。
表12―9 乙公司有關業務資料 金額單位:萬元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