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向美國只提供文件不能開展檢查
PCAOB主席詹姆斯·多蒂在接受路透社(Reuters )采訪時表示,PCAOB需要對中國審計機構開展檢查,上述協議不會取代這方面的要求。他稱這項協議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我認為,它也可能是朝著錯誤的方向邁出了一步。
這項協議只適用于PCAOB。但我認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正在和中方敲定一份協議。這方面的壓力正在不斷增大。上周早些時候,美國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國際財務經理協會(FEI)以及其他組織紛紛致函美國財政部長杰克·盧,要求美國政府和中方達成這樣的協議。面向中國企業的首發上市(IPO)市場陷入停滯。數十億美元私募股權投資滯留在中國,而在美國首發上市可能是釋放這些資金的唯一途徑。雖然中美在審計監管問題上存在的爭執并不是市場中唯一的不確定因素,但它的影響一直非常重大。
和中方達成類似協議后,SEC很可能獲得相關審計工作底稿,這些文件正是SEC起訴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德豪國際會計師事務所(BDO)的原因。這些官司可能就此結束,SEC禁止這些會計師事務所為美國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的風險也可能就此消失,而這種風險正是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遭到驅逐的原因。PCAOB主席多蒂對路透社表示,仍有可能注銷設在中國的審計機構。不過,如果SEC和中方達成類似協議,同時撤銷起訴,我想不出PCAOB怎么能夠單獨采取這么大膽的行動。政治層面的反作用力可能威脅到PCAOB的生存,而且有許多人都認為成立PCAOB是對安然(Enron)事件反應過度。
我認為,中美雙方將繼續商討在開展檢查時提供審計工作底稿的問題,但我預計在這方面不會出現更多進展。對美國來說,真正能影響中國的杠桿是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的渠道。在中美IPO市場都處于關閉狀態的情況下,中國的私營企業非常需要資金,而且這個問題正在威脅著中國的自主創新和今后的競爭力。如果和PCAOB及SEC達成的協議能消除這種威脅,同時讓美國重新開放IPO市場,我認為中國不太可能在這個問題上更進一步。
這對投資者來說不是好消息。雖然這樣的協議消除了退市威脅,但就造成目前局面的根本性會計問題而言,這個協議幾乎沒有任何解決作用。是的,PCAOB將獲得調查審計失誤的文件,但它無法對審計機構展開檢查,從而掐斷造成這些失誤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