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會計網校 > 上海注冊會計師 >

上海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學習筆記第一章第二節


第二節 會計核算

一、依法建賬

(一)會計賬簿的設置

1.總賬用于分類登記單位全部經濟業務事項。

2.明細賬用于分類登記某類經濟業務事項。

3.日記賬是一種特殊序時明細賬,包括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4.其他輔助賬簿是為備忘備查而設置的,主要包括1)各種租借設備;2)物資的輔助登記;3)有關應收、應付款項(或稱往來款項)的備查簿或擔保、抵押備查簿等。

(二)會計賬簿登記的基本要求

1.單位必須依據經過審核的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

2.登記會計賬簿必須按照記賬規則進行。

3.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

4.會計賬簿的設置和登記,應當符合有關法律。

5.禁止賬外設賬。對于設置的用于加強內部管理的管理會計賬簿,法律予以保護。

二、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

《會計法》第九條規定:“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

1.會計核算依據的基本要求:必須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為依據;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資料進行會計核算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

2.會計資料的資本要求:《會計法》規定“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任何的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的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

偽造:無中生有;

變造:篡改事實。

對于規范會計資料的國家統一制度比較多,目前主要有:1.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2.財政部、國家檔案局聯合發布《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以及財政部發布一系列會計準則、會計核算制度等。

3.會計電算化的基本要求:《會計法》規定“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件及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的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會計法》對電算化作出了兩方面的規定:

1)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使用的軟件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2)用電子計算機生成的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
三、會計核算的內容

根據《會計法》第十條規定,應當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經濟業務包括: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4.資本、資金的增減。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7.其他事項。

四、會計年度

(一)會計年度的概念

每個會計年度按照公歷日期劃分為半年度、季度、月度。

(二)我國對會計年度的規定:《會計法》規定“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目的:是為了與我國的財政、計劃、統計、稅務等年度保持一致。

會計年度的規定,不僅適用于內資企業,也適用于外商投資企業
五、記賬本位幣

《會計法》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的一種貨幣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六、會計文字記錄

《會計法》規定:“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因此使用中文是強制性的,使用其他文字是備選性的。

七、會計憑證

(一)會計憑證的種類

《會計法》規定,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

(二)原始憑證的填制或取得

《會計法》規定辦理本法第十條所列的經濟業務必須填制或取得原始憑證并及時送交會計機構。這一規定體現了兩層含義:

1.辦理經濟業務必須填制或取得原始憑證。

2.填制或取得原始憑證必須及時送交會計機構。及時送交會計機構原則上不超過一個會計結算期。

違反上述2條規定都屬于違法行為。

(三)原始憑證的審核:

1.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審核原始憑證。

2.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審核原始憑證的具體程序、要求,應當由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應當據此執行。

3.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受理,并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追究有關當事人責任;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并要求經辦人員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進行更正、補充。

(四)原始憑證的錯誤更正:

1.原始憑證所記載的內容均不得涂改,隨意涂改的原始憑證即為無效憑證。

2.原始憑證記載內容有錯誤的,應當由開具單位重開或更正,更正工作必須有原始憑證出具單位進行,并在更正處加蓋出具單位印章。(不包括金額更正)

3.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不得更正,只能有原始憑證出具單位重新開具。

4.原始憑證出具單位應當依法開具準確無誤的原始憑證,對填制有誤的原始憑證負有更正或重開的義務,不得拒絕。

(五)記賬憑證的編制的兩個要求

1.記賬憑證必須以原始憑證及有關資料為依據編制。

2.作為記賬憑證編制依據的原始憑證和有關資料必須審核無誤。

(六)會計憑證的傳遞與管理

1.會計憑證應當及時傳遞,不得積壓。

2.會計憑證登記完畢后,應當按照分類和編號順序保管,不得散亂丟失。

3.記賬憑證應當連同所附的原始憑證或者原始憑證匯總表,按照編號順序折疊整齊,按期裝訂成冊,并加具封面,注明單位名稱、年度、月份和起訖期、憑證種類、起訖號碼,由裝訂人在裝訂線封簽處簽名或者蓋章。

4.原始憑證不得外借,其他單位如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原始憑證時,經本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批準,可以復制。

5.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如有遺失,應當取得原開出單位蓋有公章的證明,并注明原來憑證的號碼、金額和內容等,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準后,才能代作原始憑證。
八、財產清查

1.財產清查是會計核算重要方法之一。

2.財產清查的法律規定。

《會計法》第十七條規定:“各單位應該定期將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相互核對,保證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及款項的實有數額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的有關內容相符、會計賬簿之間相對應的記錄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報表的有關內容相符。”

《會計法》第二十七條中規定:“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3.財產清查的種類。

1)按照清查的對象和范圍劃分,財產清查可分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2)按照清查的時間劃分,可分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4.財產清查的一般程序。

1)財產清查前的準備工作。

2)財產物資的清查。

九、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

(一)財務會計報告的概念和構成

1.財務會計報告的概念

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是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

2.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財務會計報告包括財務報表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被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四表一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以及附注。

1)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會計報表。

2)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3)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流出的會計報表。(小企業編制的財務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

4)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是反映構成所有者權益的各組成部分當前的增減變動情況的會計報表。

5)附注是對在會計報表中列示項目所作的進一步說明,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

3.財務報表的分類

財務報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1)按財務報表編報期間的不同,可以分為中期財務報表和年度財務報表。

2)按財務報表編報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個別財務報表和合并財務報表。

(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的基本要求

1.數據真實

2.內容完整

3.計算準確

4.編報及時

(三)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據會計賬簿和有關資料編制

《會計法》規定:各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根據經過審核的會計賬簿和有關資料編制。

(四)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提供對象、提供期限應當符合法定要求

  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的結賬日進行結賬,不得提前或延遲。年度結賬日為公歷每年12月31日;半年度、季度、月度結賬日分別為公歷每半年、每季、每月的最后一天。

  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次編定頁數,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應當注明:企業名稱,企業統一代碼、組織形式、地址,報表所屬年度或者月份,報出日期,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企業,還應當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國務院派出監事會的國有重點大型企業、國有重點金融機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派出監事會的國有企業,應當依法定期向監事會提供財務會計報告。

  國有企業、國有控股或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應當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公布財務會計報告。

(五)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其編制依據應當一致

(六)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依據、編制要求、提供對象、提供期限等具體要求,由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

(七)財務會計報告的責任主體

  《會計法》規定:“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需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目的是督促簽章人對財務會計報告的內容嚴格把關并承擔責任。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也規定:“企業不得編制和對外提供虛假或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
十、會計檔案管理

(一)會計檔案的概念

(二)會計檔案的管理

  1.會計檔案應當妥善保管。會計檔案由單位會計機構負責整理立卷歸檔,并保管1年,期滿后移交會計檔案管理機構。沒有專門檔案管理機構的單位應由會計機構指定專人繼續保管。單位的會計檔案不得外借,遇特殊情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可以提供查詢、或復制原件。

  2.會計檔案應當分期保管。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定期保管分為3、5、10、15、25年。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第一天算起。

一頭一尾: 6.日記賬中,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保管25年;9.月、季度財務報告為3年;

三個五年:銀行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后保管期限;

三個永久: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3.會計檔案應按規定程序銷毀。對于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需要銷毀時,應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提出銷毀意見,會同會計機構共同鑒定,嚴格審查,編造銷毀清冊,報單位負責人批準后,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和會計機構共同派員監銷;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更新時間2023-02-20 21:41:55【至頂部↑】
江南財子®  聯系我們 | 郵件: | 客服熱線電話:4008816886 | 

付款方式留言簿投訴中心網站糾錯二維碼手機版

電話:
付款方式   |   給我留言   |   我要糾錯   |   聯系我們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色视频在线| 姐妹五| 麻美由真番号| 电影继父| 布丽特妮·罗伯森| 侠侣探案| 韩剧上流社会| 美女罐头| asshole| 叶静主演的电视剧| 大学生国防论文2000字| amari| 叶子楣代表咋| 圆的认识评课| 男插女b视频| 爱欲1990未删减版播放| 天使之恋电影| 八年级上册英语课堂作业答案| 吻船| 少年赌圣| 张倩仪演过什么电视剧| 妹妹扮演的角色| 日本大片网址| 伴娘| 七年级下册语文读读写写拼音全部| 阴阳界 电影| jjdd| 阿星| 曙光初现时的最后阴影 电影| 章若楠高清壁纸| 齐芳| 大侠霍元甲演员表| 12星座最佳夫妻配对| 韩国电影金珠| 《爱的温暖》电影在线观看| studio9| 东方卫视在线观看| 黄视频在线播放| 意乱情迷| 新一剪梅电视剧演员表| 最美情侣高清免费观看视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