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WTO)在日內瓦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08年下半年全球貿易已明顯大幅下滑,并預計這一下滑趨勢將至少持續到2009年年中,受此影響2008年世界貿易額增長速度預計將會從去年的5.5%下跌至4.5%。
2008年由于遭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與拖累,世界經濟與國際貿易均遭受到嚴重影響。沖擊從金融市場蔓延到家庭消費各個領域,從而放緩商品進出口,給世界貿易發展造成阻礙。另外,自年初以來國際匯市美元兌世界主要貨幣匯率持續疲軟,從而惡化了國際貿易結算環境;同時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劇烈下跌,國際油價大起大落從客觀上也加劇了國際貿易外部環境的困難。
世界銀行于本月初發表的《2009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由于遭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不僅2008年世界貿易受到嚴重影響,而且2009年度的世界貿易額還將會有2.1%的收縮,這是自1982年以來世界貿易額首次下滑。世行的報告認為,2008年全球GDP增長率將從上年的3.7%下滑至2.5%,而2009年則為0.9%;其中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明年的經濟增長率也將從上年的7.9%下滑至4.5%,而絕大部分發達國家則將出現普遍的負增長。受此影響不僅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將會有所抬頭并加劇,而且明年在國際貿易大幅收縮的同時國際投資也會出現大幅度回落,預計全球投資均會不同程度的放緩,估計發達國家將會下降至1.3%左右,而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增長將會從去年的平均13%大幅回落至3.5%。
世貿組織總干事拉米認為,應當清楚看到多邊貿易體系為全球經濟的繁榮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全球貿易穩定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發展出現倒退的情況下,更應該團結一致來共同推動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繼續發展。
常駐日內瓦的貿易官員普遍認為,多哈回合談判始于2001年,世貿組織啟動這輪多邊貿易談判旨在通過擴大全球貿易促進經濟發展并能幫助數以百萬計人口脫貧,但是7年多來,談判在農產品(15.55,-0.02,-0.13%,吧)補貼和工業品市場準入問題上幾次陷入僵局。他們認為,導致多哈回合談判屢次陷入僵局的最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談判各方未能遵守承諾。多哈回合談判中敏感議題眾多,過去談判各方往往固守要價底線,絲毫不肯松動談判立場,特別是某些發達成員在農產品進口關稅和出口補貼方面,以及非農產品市場準入、服務貿易等領域,抱定固有談判立場。因此即使每輪談判在強大輿論壓力下,相關各方均會作出一定范圍的承諾,但實際上卻始終未能兌現承諾。
第二,農業依然是絕大多數發展中成員的經濟支柱產業,是就業與收入的主要來源。由于這些成員農業生產技術普遍不高,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原本就處于劣勢地位,而歐美發達成員給予本國農民每年多達數千億美元的大量補貼更加重了發展中成員在國際市場的不利狀態。以巴西、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成員目前仍然堅持發達成員必須首先大幅度削減對本國農業和對農產品出口的高額補貼、制止不公平競爭并降低針對發展中成員農產品出口設置的貿易壁壘,而本月早些時候的談判中美國代表則堅持削減對棉農補貼將會直接損害該國切身利益。
第三,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由于通過貿易談判可使相關各方看到的好處越來越少,加上某些發達成員還以所謂的食品安全為由,針對廣大發展中成員人為設置了種種新的貿易壁壘,另一方面各國對抑制貿易保護主義的舉措卻越來越顯得蒼白無力,所以不少成員的貿易保護主義情緒有所抬頭,阻礙公平貿易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不斷翻新、頻頻出招。
12月6日世貿組織向其155個成員散發了由新任非農產品市場準入談判主席瓦塞沙等起草的,關于多哈回合談判中農業領域的敏感產品問題、特殊保障機制問題、棉花問題,以及非農產品市場準入領域的部門減讓問題等,一系列涉及農業和非農產品市場準入問題的新版妥協方案。世貿總干事拉米對新版妥協方案的公布表示歡迎,他指出,新版本的公布距離世貿組織成員達成農業和非農產品市場準入模式協議的目標更接近了一步,也為全面完成多哈回合談判創造了條件。
日內瓦貿易界輿論認為,多哈回合談判中農業問題一直是最棘手的議題與談判焦點,長期以來始終未能取得突破;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初在日內瓦進行的磋商幾乎集合了多哈回合談判中的最主要談判代表,他們之間的對話進展與妥協方案的出臺對于多哈回合談判最終達成協議將是至關重要的。其間世貿組織主要成員也紛紛作出積極表態并展現了想盡力推動談判進展的立場。美國貿易代表蘇珊?施瓦布表示,為了加快協議達成,美方愿意作出比自己份內更大努力,并承諾會將緊迫感轉化為實際行動。巴西總統盧拉此前亦建議要共同努力促成多哈談判達成協議。英國首相布朗說,世界經濟已進入緊要關頭,各國必須攜手努力并釋放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積極信號。所以有充分理由相信一項有利于擴大全球貿易、促進世界經濟、有助于消除與減少貧困人口的世界貿易協議必將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