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5日開始,隨著中國高層先后訪問俄羅斯,中俄高層的新一輪對話即將開啟。
就在中國領導人前往俄羅斯前,俄羅斯審計署署長謝爾蓋?斯捷帕申22日在北京俄羅斯新聞中心透露,如果中國高層訪俄時能同俄方簽署關于中俄石油管道合作協議,中俄兩國的審計部門將對中俄石油管道合作項目開展聯合審計。
斯捷帕申的這一表態或許暗示中俄石油管道合作項目將獲新進展。
俄太平洋油管正加速推進
斯捷帕申說:“計劃對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中方合作伙伴間關于建設對華石油管道支線的協議進行審計。這指的是對這一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預算開支和生態狀況進行監督。”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總裁托卡列夫月初向總理普京匯報工作時說,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國支線的建設方案已制訂完畢。
對于中俄能源合作問題,外交部副部長李輝21日在外交部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表示,中俄開展能源合作具有地緣臨近、運輸便利的優勢,雙方在互利共贏基礎上開展能源合作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李輝還介紹說,目前正在建設中的俄羅斯太平洋原油管道正加速推進,建成后將對中俄開展油氣合作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
俄救市計劃已通過審計
對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斯捷帕申表示,俄羅斯審計署已通過了對共約1600億美元救市計劃的審計,并已于本周遞交給了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
源自于美國的金融風暴不但對俄羅斯金融業帶來了巨大傷害,并已滲透到實體經濟。據統計,超過35家企業向政府申請超過50億美元的貸款。
在大額的補貼發放之前,斯捷帕申說,俄羅斯審計署已經開始了對國有大型企業的審計。
鑒于俄羅斯經濟的大幅波動,已經有外國資本開始逃離俄羅斯。曾擔任過俄羅斯前總理的斯捷帕申在回答《第一財經日報》提問時表示,確有一些資本已經出逃,但較大的外國資本還是選擇留在俄羅斯國內,外國資本抽逃主要是反映了部分投資者對俄羅斯經濟缺乏信心,同時俄羅斯也需要建立金融安全計劃保障金融繁榮,對于某些違規抽逃的資本,俄羅斯將對他們再次進入俄羅斯實施嚴厲限制。
上合組織將成立審計機關理事會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斯捷帕申還透露,上海合作組織(下稱“上合組織”)成員國最高審計機關常務理事會將于近期成立,這一新機構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制定最高金融監管機關的一致行動”。他強調說,不排除中國和俄羅斯將在上合組織新設立的審計機構中對雙邊經濟項目進行聯合審計。
(第一財經日報 汪時鋒 2008-10-23)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