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爆發后,本港先后有佑威國際(0627)、合俊(2700)和恒豐金(0870)等在“毫無征兆”下倒閉,連中信泰富(0267)也爆出巨額外匯投資虧損,東亞銀行(0023)更被“神奇小子”事件拖累出現擠提。眾多消息令人質疑上市公司內部監控問題,均富會計師行企業風險管理服務主管羅柏達卻認為,過去三年本港主要上市公司的企業管治水平均有所提升,尤其是銀行和一些金融機構,表現“相當不錯”。但也承認,各間公司在風險管理上“質素參差”,總體而言管治仍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3成受調企未遵港交所守則
羅柏達昨日(15日)于記者會上發表報告,指接受其調查的200間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公司中,今年有62%聲稱已全面遵守港交所(0388)制定的《企業管治常規守則》,較去年的49%以及2006年的41%有明顯改善,反映本港企業正致力遵守該守則并增加透明度。
另外,他又表示,有更多的內地企業在管治水平方面大幅改善,他相信與一些大型國企需要符合內地監管要求有關。至于其余3成多的企業則“未如理想”,尚未采納守則的所有規定,不過他亦強調,該守則制定僅3年,應給予企業更多時間來提高管治水平。
風險管理方面,羅柏達稱,調查發現,只有35%企業記錄了風險管理的相關程序,較去年同期下跌5%。對風險管理程序的表述更質素參差。他稱,手持大量現金的企業購買各種投資工具、以及進行對沖等運作,均為正常現象,但應增加透明度,并聘請專業人士來操作和及時與小鄙東溝通。
風險管理記錄較去年跌5%
至于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羅柏達表示“令人鼓舞”,調查顯示有19%的公司披露其企業社會責任計劃,按年升6%。不過他承認,其中不少披露內容只是為了應付公眾及傳媒關注所造成的壓力,為加強公關效果而作出。
報告并透露,只有60%公司表示審核委員會純粹由非執行董事組成,與去年持平,仍與全面遵守港交所守則存在相當距離。在薪酬委員會的組成方面,純由獨立非執董組成的公司更僅占19%,合規比率十分低。故報告建議,為應對近期出現的金融危機,當前是適當時機進一步提高企業管治水平,包括研究董事會的獨立性、風險管理、管理層的薪酬披露,以及企業社會管理責任等。
(文匯報 2008-12-16)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