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強化審計部門以及立法機關的監督。應該每年都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審計,政府是這一資金的“擔保人”,審計部門的介入是理所當然的。
不妨建立類似于上市公司的年報季報制度,對參保人負責。有些觀點認為,應當引入社會審計力量,我認為不夠適當。我傾向于由國家審計機關來審計,因為這是一個公共事務,涉及公共利益。
《中國會計報》:請問,社保資金監管的難點在哪些方面?
鄭功成:在社保資金沒有實現全國統籌、資金依然分割管理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應當強化行政部門的責任,監管、經辦要分離。
社會保險的行政部門――中央層面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地方層面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應該承擔資金安全的主要責任。但現在的監管部門很多,而地方的勞動保障部門并不是直接受上級的垂直管理,而是服從于地方的黨政機關,這樣就造成行政監督的權威性和控制力度都不夠。這也是重要的一點。
《中國會計報》:您怎樣看待社;鸬谋V翟鲋祮栴}?
鄭功成:社保資金管理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保值增值。
10年前,我們的資金規模有限,挪用、濫用資金的現象也比較普遍,那時資金的安全風險主要是挪用;而現在,隨著國家社會保險資金的結余規模越來越大,資金安全的主要風險已經變為“貶值”。
這樣,就要有效進行投資,而投資股市又充滿風險,因此,就有一個戰略選擇的問題。我主張,社保基金可以考慮與國家的重大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例如參與南水北調、高速鐵路建設這樣的項目。
另外,財政資金應當加大在社會保障上的投入。整個經濟發展的目標,就是為了“人”,財政資金當然應該更多地回饋于民,而回饋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福利制度。目前我們在社會保障上的投入占到財政資金支出比例的12%,我期望在本屆政府的任期內,這個比例能達到15%,2020年達到20%,2049年達到25%。
《中國會計報》:目前,社保資金的監管風險也體現在了支付環節,冒領養老金的問題比較突出,您對此有何建議?
鄭功成:第一,要在管理的環節上加大監察力度。有的人去世后,養老金被冒領了12年都沒被發現!監管機構完全失職!在加大監察力度方面,調查、信息反饋、身份甄別等等,都可作為一種方式。
第二,要加強信息的溝通,要加強社保機構與其他部門的聯系,包括與各個殯儀館等等的聯系。
第三,其實是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相關法律的懲辦機制。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現冒領養老金的情況,是要以詐騙罪論處的,要追究刑事責任。在香港,這是一種嚴重的刑事犯罪,比偷盜還要嚴重,因為它損害的,是全部參保人的利益。
(中國會計報 賈麗娟 2009-3-13 )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