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之間存在著較強的互補效應,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整體經濟層面,對于專業服務領域的會計行業來說更是如此。內地與香港在共同求繁榮、求發展、求和諧的同時,也共同迎來了會計業的黃金發展期。
十年,彈指一揮間。自從五星紅旗沖破風雨高高飄揚在維多利亞港灣上空,香港與內地經濟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并且不斷獲得嶄新的發展空間和十足的前進動力。內地與香港在共同求繁榮、求發展、求和諧的同時,也共同迎來了會計業的黃金發展期。
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與香港會計師公會展開了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交流,香港會計界同行在協助內地執業準則建設、人才培養、考試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審計準則的制定
自1995年內地開始制定審計準則以來,在整個準則制定進程中,中注協一直與香港會計師公會及香港同行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1995年10月成立了獨立審計準則外方及港澳臺專家咨詢組,為中國審計準則的研究制定提供咨詢服務,其成員大多數是來自香港會計師公會及國際會計公司的香港專家。十多年來,咨詢組的香港專家從對準則項目的可行性,準則的制定計劃、方法、程序等提出咨詢意見,到對準則的征求意見稿進行修改、論證及比較研究,為中國審計準則的制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審計準則的翻譯
十多年來,香港會計師公會對于中國審計準則英文版的翻譯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幫助。1997年4月,由中注協和香港會計師公會聯合翻譯的《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漢英對照)首次公開出版,為國際同行了解中國獨立審計準則架起了一座橋梁。之后,雙方一直保持密切合作,至2003年11月,先后4次聯合翻譯出版了《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漢英對照)。近兩年,審計準則外國及港澳臺專家咨詢組的香港專家們對于《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漢英對照)的翻譯審校工作也提供了很多幫助。
審計準則的等效認同
2006年以來,中注協與香港會計師公會開展了關于內地與香港審計準則等效認同的談判工作,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內地與香港會計準則等效認同工作也在積極推進。通過等效認同,使得根據內地會計審計準則披露的財務報告,與根據香港會計審計準則披露的財務報告具有一致性,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到目前為止,中注協與香港會計師公會共舉行了3次內地與香港審計準則等效工作會談。雙方對內地與香港審計準則等效工作的長短期目標和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基本達成了共識。目前,兩地審計準則等效認同的技術談判正在順利進行。
專業技術咨詢與研討
中注協專業技術咨詢委員會共有26位委員,其中來自香港的委員有2位。他們積極參與中注協專業技術咨詢委員會的各項工作,為許多來自執業過程中的疑難問題提供了專業咨詢。
為加強中國內地與港澳臺會計師行業的交流與合作,2006年9月1日,中注協與香港會計師公會、臺北市會計師公會、臺灣省會計師公會、高雄市會計師公會、澳門會計專業聯會簽署了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會計師行業交流研討會合作協議,每年輪流承辦研討會,對會計師行業的熱點問題進行交流。(中國財經報 柴韜 2007-7-6)
行業人才培養
為積極貫徹落實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人才戰略,打造一批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2006年10月,中注協與香港會計師公會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確定合作開展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執業會員取得香港會計師公會專業資格項目即QP項目。雙方決定在未來十年內合作培養不少于1500名取得香港會計師資格的內地注冊會計師。目前,已有97人報名參加QP項目。
為進一步推動QP項目的開展,中注協計劃于今年下半年發布QP項目的資助辦法及程序,將QP項目資助制度化、標準化、程序化,以鼓勵更多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取得香港執業資格,推動兩會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CPA學生香港實習的合作
2005年,首批CPA專業方向學生赴香港和境外實習項目開始啟動,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香港會計師公會幫助落實了8名學生的實習單位,協助辦理相關赴港手續,對學生在港實習期間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使得這8名學生順利完成實習任務,這對推進中注協CPA專業方向學生赴香港和境外實習項目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注協將在香港設辦事處
對于在香港設立辦事處的問題,中注協方面認為,這既有利于加強內地與香港會計界的合作,推動內地會計行業做大做強和國際化發展,又有利于中注協更好地履行為在港會員服務的職能。同時,香港會計界也希望中注協在香港設立辦事處,能夠及時溝通情況,搞好專業交流,并且為進一步開展業務合作創造穩定的條件。目前,中注協在香港設立辦事處事宜正在積極籌備中,此舉得到了財政部的熱情支持。
()
(zhe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