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財管》重要知識點:生產決策
生產決策
一、生產決策的主要方法
(一)本量利分析法
決策指標 | 利潤 |
計算公式 | 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P-V)×Q-F |
決策原則 | 選擇利潤高的方案為優 |
(二)邊際貢獻分析法
含義 | 是通過對比各個備選方案的邊際貢獻額的大小來確定最優方案的決策方法 |
決策原則 | 選擇邊際貢獻總額最大的方案為優 |
適用條件 | 生產能力不變、固定成本總額穩定不變 |
(三)差量分析法
方案 | 方案一 | 方案二 | 差量 |
相關收入A | A1 | A2 | A1-A2=差額收入 |
相關成本B | B1 | B2 | B1-B2=差額成本 |
決策指標 | 差額利潤=差額收入-差額成本 | ||
決策原則 | 差額利潤>0,選方案一 差額利潤<0,選方案二 差額利潤=0,方案一和方案二無差別 |
(一)虧損產品是否停產的決策
決策指標 | 邊際貢獻 |
決策原則 | 如果企業剩余生產能力無法轉移,虧損產品能夠提供正的邊際貢獻,就不應該立即停產 |
【提示】如果企業剩余生產能力可以轉移:虧損產品提供正的邊際貢獻>剩余生產能力轉移帶來的相關利潤,就不應該立即停產。
(二)零部件自制與外購的決策
決策指標 | 相關成本 | |
決策依據 | 因相關收入為零,故選擇相關成本小的方案即可 | |
相關成本 | 外購 | 外購成本 |
自制 | 需要分情況分析,相關成本包括自制的變動成本、轉產的機會成本、專屬成本以及租金等 |
(三)特殊訂單是否接受的決策
決策指標 | 接受訂單增加的相關損益 =訂單所提供的邊際貢獻-該訂單所引起的相關成本 |
決策原則 | 增加的相關損益大于0,可接受訂單 |
(四)約束資源最優利用的決策
決策指標 | 單位約束資源的邊際貢獻=單位邊際貢獻/單位產品所需用的資源 |
決策原則 | 優先安排“單位約束資源的邊際貢獻”最大的方案 |
【提示】優先安排“單位約束資源的邊際貢獻”最大的方案,可以使邊際貢獻總額最大。
(五)產品是否應進一步深加工的決策
決策指標 | 差額利潤=深加工的相關收入-深加工的相關成本 |
決策原則 | 差額利潤>0,才可選擇深加工 |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