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輔導講義第九章(1)
第九章 審計證據
重難點提示
本章內容重難點主要有6個方面:
1.確定審計證據相關性時應當考慮因素;
2.判斷審計證據可靠性的原則;
3.評價充分性和適當性時的特殊考慮;
4.八種具體審計程序的含義和特點;
5.函證;
6.分析程序。
重難點講解
第一節 審計證據的性質
一、審計證據的含義及分類(教材P180)
1.審計證據的含義
審計證據是指注冊會計師為了得出審計結論、形成審計意見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財務報表依據的會計記錄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其中:
(1)會計記錄中含有的信息
會計記錄是編制財務報表的基礎,是注冊會計師執行財務報表審計業務所需獲取的審計證據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未在記賬憑證中反映的對財務報表的其他調整以及支持成本分配、計算、調節和披露的手工計算表和電子計算表。
會計記錄如果是電子數據,注冊會計師需要對內部控制予以充分關注,以獲取電子數據會計記錄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2)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是注冊會計師從被審計單位內部或外部獲取的會計記錄以外的信息,包括會議記錄、內部控制手冊、詢證函的回函、分析師的報告和與競爭對手的比較數據等。
【例題1?單選題】審計證據包括會計記錄和其他信息,以下理解不恰當的是( )。
A.作為審計證據僅僅依靠會計記錄不能有效形成結論,注冊會計師有必要獲取其他信息
B.會計記錄中含有的信息是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基礎,注冊會計師只需要收集充分適當的會計記錄信息
C.如果會計記錄是電子數據,注冊會計師為了獲取電子數據的會計記錄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則必須對內部控制予以充分關注
D.如果沒有財務報表依據的會計記錄中包含的信息,審計工作將無法進行,但如果沒有其他信息,則可能無法識別重大錯報風險,只有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注冊會計師才能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合理基礎
【答案】B
【解析】會計記錄中含有的信息本身并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審計證據作為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基礎,注冊會計師還應當獲取用作審計證據的其他信息。
二、審計證據的充分性與適當性(教材P181)
1.審計證據的充分性
審計證據的充分性是對審計證據數量的衡量,主要受下列因素影響:
(1)樣本量;
(2)錯報風險;
(3)審計證據質量。
【例題2?單選題】在確定審計證據的數量時,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 )。
A.錯報風險越大,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多
B.審計證據質量越高,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少
C.審計證據的質量存在缺陷,可能無法通過獲取更多的審計證據予以彌補
D.通過調高重要性水平,可以降低所需獲取的審計證據的數量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審計證據數量的因素,同時涉及對重要性原則運用的理解。注冊會計師獲取所需的審計證據數量最受影響的是其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的高低,同時還受審計證據質量的影響,故選項A、B、C表述正確;選項D錯在對重要性含義的理解,重要性是注冊會計師站在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角度對其審計的財務報表存在錯報是否重大的一種判斷,注冊會計師之所以在計劃審計工作中確定重要性水平目的是為了確定一個發現重大錯報的數量界限,重要性水平確定的同時也就界定了審計風險的高低,確定了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審計程序的多少,決定了所需審計證據數量的多少,注冊會計師不能人為調高重要性水平,減少必要的審計程序及審計證據數量。
2.審計證據的適當性
審計證據的適當性是對審計證據質量的衡量,即審計證據在支持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的相關認定或發現其中存在錯報方面具有相關性和可靠性。包括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審計證據的靠性。
3.確定相關性時應當考慮因素
(1)特定的審計程序可能只為某些認定提供相關的審計證據,而與其他認定無關;
(2)針對同一項認定可以從不同來源獲取審計證據或獲取不同性質的審計證據;
(3)只與特定認定相關的審計證據并不能替代與其他認定相關的審計證據。
【例題3?單選題】在確定審計證據的相關性時,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 )。
A.特定的審計程序可能只為某些認定提供相關的審計證據,而與其他認定無關
B.針對某項認定從不同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存在矛盾,表明審計證據不存在說服力
C.只與特定認定相關的審計證據并不能替代與其他認定相關的審計證據
D.針對同一項認定可以從不同來源獲取審計證據或獲取不同性質的審計證據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審計證據相關性三個方面的理解。注冊會計師在確定審計證據的相關性時應當考慮:(1)特定的審計程序可能只為某些認定提供相關的審計證據,而與其他認定無關;(2)針對同一項認定可以從不同來源獲取審計證據或獲取不同性質的審計證據;(3)只與特定認定相關的審計證據并不能替代與其他認定相關的審計證據。故選項A、C、D表述正確。在選項B中,如果從不同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或獲取的不同性質的審計證據不一致,表明某項審計證據可能不可靠,注冊會計師應當追加必要的審計程序。
4.判斷審計證據的可靠性時通常會考慮的原則
(1)從外部獨立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其他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2)內部控制有效時內部生成的審計證據比內部控制薄弱時內部生成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3)直接獲取的審計證據比間接獲取或推論得出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4)以文件、記錄形式(無論是紙質、電子或其他介質)存在的審計證據比口頭形式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5)從原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傳真件或復印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例題4?簡答題】 A注冊會計師在對甲公司2010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收集到以下六組審計證據:
(1)收料單與購貨發票;
(2)銷貨發票副本與產品出庫單;
(3)領料單與材料成本計算表;
(4)工資計算單與工資發放單;
(5)存貨盤點表與存貨監盤記錄;
(6)銀行詢證函回函與銀行對賬單。
要求:請分別說明每組審計證據中哪項審計證據較為可靠,并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
(1)購貨發票比收料單可靠。這是因為購貨發票來自于公司以外的機構或人員,而收料單是公司自行編制的。
(2)銷貨發票副本比產品出庫單可靠。這是因為銷貨發票是在外部流轉,并獲得公司以外的機構或個人的承認;而產品出庫單只在公司內部流轉。
(3)領料單比材料成本計算表可靠。這是因為領料單預先被連續編號,并且經過公司不同部門人員的審核,而材料成本計算表只在會計部門內部流轉。
(4)工資發放單比工資計算單可靠。這是因為工資發放單需經會計部門以外的工資領取人簽字確認,而工資計算單只在會計部門內部流轉。
(5)存貨監盤記錄比存貨盤點表可靠。這是因為存貨監盤記錄是注冊會計師自行編制的,而存貨盤點表是公司提供的。
(6)銀行詢證函回函比銀行對賬單可靠。這是因為銀行詢證函回函是注冊會計師直接獲取的,未經公司有關職員之手;而銀行對賬單經過公司有關職員之手,存在偽造、涂改的可能性。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