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預習輔導37
第六章 戰略控制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屬于次重點章。主要從戰略控制、企業經營業績衡量、戰略控制方法和變革管理四個方面講述了企業進行戰略控制的內容、方法和途徑。
本章重點掌握的內容包括:(1)戰略控制及其相關內容;(2)經營業績衡量的相關內容;(3)預算與預算控制;(4)企業業績衡量指標;(5)平衡計分卡相關內容;(6)戰略變革的有關內容。
本章介紹了許多重要的概念及基本的分析手段與分析方法,與教材其他章節聯系緊密,共同構成戰略管理體系的完整內容。本章內容是對第二章和第三章戰略分析、第四章戰略選擇、第五章戰略實施等內容的充分運用,并在此基礎上將戰略管理加深一步;同時,戰略控制作為第七章財務戰略、第八章內部控制的鋪墊,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本章內容起著承接前后的過渡作用。學習本章內容,對于整體把握教材的框架,從整體上理解戰略管理,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本章隨堂筆記
一、戰略控制過程(重點)
(一) 戰略失效
戰略失效的概念 | 是指企業戰略實施的結果偏離了預定的戰略目標或戰略管理的理想狀態。 |
導致戰略失效的原因 | (1)企業內部缺乏溝通;(2)戰略實施過程中各種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受阻;(3)戰略實施所需的資源條件與現實存在的資源條件之間出現較大缺口;(4)用人不當,主管人員、作業人員不稱職或玩忽職守;(5)公司管理者決策錯誤,使戰略目標本身存在嚴重缺陷或錯誤;(6)企業外部環境出現了較大變化,而現有戰略一時難以適應等。 |
早期失效 | 在戰略實施初期,由于新戰略還沒有被全體員工理解和接受,或者戰略實施者對新的環境、工作還不適應,就有可能導致較高的早期失效率。 |
偶然失效 | 在戰略實施過程中,偶然會因為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素導致戰略失效,這就是偶然失效。 |
晚期失效 | 在戰略推進一段時間之后,原先對戰略環境條件的預測與現實變化發展的情況之間的差距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大,戰略所依賴的基礎就顯得越來越糟,從而使失效率大為提高。 |
(二)戰略控制
戰略控制包括決定企業成功實現戰略目標的范圍。
戰略控制和預算控制之間的差異
戰略控制 | 預算控制 |
期間比較長,從幾年到十幾年以上 | 期間通常為一年以下 |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 定量方法 |
重點是內部和外部 | 重點是內部 |
不斷糾正行為 | 通常在預算期結束之后采用糾正行為 |
(三)戰略控制系統
戰略控制系統的特點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反映:程序的正式程度以及能被識別的業績評價指標數目。構建戰略控制系統時應考慮如下方面:
鏈接性 | 如果在重要機構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那么應以避免破壞的方式進行合作。 |
多樣性 | 如果系統具有多樣性,要注意從多樣策略控制系統選擇適合性較高的控制系統。 |
風險 | 高風險的企業戰略決策狀態可能會對整個企業不利。在高風險的企業的戰略控制系統中,需要包含較多性能標準,以便更容易地把可能存在的問題檢測出來。 |
變化 | 能迅速地應對戰略控制系統環境變化。 |
競爭優勢 | 為控制目標,要有目的地區分兩個類型的業務。一是具有較弱競爭優勢的業務;二是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業務。 |
(四)戰略性業績計量
戰略性業績計量的特征是:
1.它重點關注長期的事項,對大多數企業而言可能是股東財富;
2.它有助于識別戰略成功的動因,如企業是如何長期創造股東價值;
3.它通過企業提高業績來支持企業學習;
4.它提供的獎勵基礎是基于戰略性的事項而不僅僅是某年的業績。
網站地圖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