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陜西寶雞九章會計師事務所(下稱“寶雞九章”)受隴縣王馬咀村村民的委托對該村1995~2000年財務收支進行了審計,基本查清了當地村民強烈反映的村干部假公濟私、侵占集體財產等問題。
當時,寶雞九章只是被動地接受了這樣一項業務。如今,CPA(注冊會計師)業務進入農村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卻已經成為學界和業界探討的新方向。
近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下稱“中注協”)發布了一份“注冊會計師業務在農村財務公開與民主理財中的擴展”的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對CPA業務延伸到農村財務公開與民主理財提出了很多設想。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CPA業務在農村大規模推廣還面臨重重障礙,真正解決好農村財務公開這一涉及農村基層民主的核心問題尚需做很多基礎性工作。
農村財務公開亟待新監督機制
“這是一份前瞻性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的執筆人之一、原財政部農業司司長丁學東說。他在報告中指出,CPA業務進入農村,參與對農村財務公開、民主理財效果的檢驗和監督,既有其可行性,也有其必要性。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農村以《村集體經濟財務公開暫行規定》及各省、市、縣鄉頒布的村集體經濟財務公開規定為基礎,在財務公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然而,上述報告中也指出,農村財務公開的實踐效果并不是完全令人滿意,村級財務公開與民主理財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有些農村會計人員更換較為頻繁,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一些地方財會業務操作不規范,賬目記載混亂,甚至不記賬,嚴重影響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有些農村公開的賬目不真實,而且地方群眾參與監督的程度不高,民主理財小組還沒有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個別移民村財務公開工作尚未啟動。
由此,對農村財務公開進行監督必不可少。據該報告的另一位執筆人、財政部科學研究所的博士王志雄介紹,目前農村審計有三種模式,一是鄉鎮經管站(或其內設審計部門)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審計,二是鄉鎮政府內單獨設置審計機構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審計,三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
王志雄在調研中發現,前兩種審計模式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審計機構是受鄉鎮政府領導的,缺乏獨立性和強制力,而且得出的審計報告一般都不會向村民公布,多用于衡量農村政府的績效,個別情況下用于處理糾紛。
鑒于以上現狀,報告中呼吁,對農村集體經濟進行審計可以嘗試引進新的監督機制。
不可忽視的重重障礙
據王志雄介紹,他們的課題小組了解了北京、廣州、內蒙古、河南、云南、山西等地會計師事務所該項業務的開展情況。他認為,目前國內會計師事務所中開展該項業務的確實不算多,成功的案例更不多。
寶雞九章負責農村經濟審計業務的朱女士卻對《第一財經日報》說:“現在已經不怎么做了,業務非常少”。和寶雞九章一樣去年曾開展過農村財務審計業務的煙臺澤信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煙臺澤信”)的吳國芝也說:“現在基本拒絕了。”
王志雄在調研中接觸的一些會計師事務所的回答也不容樂觀,內蒙古的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告訴他“想,但不現實”,北京一家較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則很干脆地說“沒興趣”。
“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王志雄認為。
成本和收益不平衡也是朱女士認為很關鍵的問題。朱女士說:“審計很麻煩,要花很長時間,收費又低,因為農村又沒有多少錢。”
一位與會計師事務所有較多接觸的會計學方面的專家崔先生也認為,CPA業務進入農村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推廣很難”,因為注冊會計師去一趟成本很高,收益又很少,就算農村愿意請,會計師事務所也不一定愿意去。
除了收益不抵成本之外,農村財務核算不規范問題也不可忽視。吳國芝認為他們的這項業務開展不下去的最大障礙是“農村財務基礎工作做得不好,內部控制不到位,會計核算不規范。”
王志雄在研究的前期調查中也發現現在農村的財務狀況是“很多賬都沒有,有賬就很不容易了。”吳國芝說,農村的賬簿中白條特別多,做起來很麻煩,所以不像一般企業那樣看賬簿就可以了,得一一對照單據,程序上比較麻煩;而且審計中很難對報表是否合規下結論,不好出具審計意見。
據介紹,寶雞九章和煙臺澤信處理的農村財務審計業務都是在村委會換屆的時候,由于村民對上屆村委的意見很大才進行的。王志雄認為,目前很多需要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的農村財務“都涉及糾紛,是非不好判斷”也是這項業務推廣不開的一個原因。
吳國芝還指出,村民也看不懂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對報告有一千個、一萬個疑問。不過,王志雄認為“即使看不懂,披露總比不披露好”。
雖然報告中指出,CPA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既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受托經濟責任擴展的需要,也是CPA自身行業發展的契機。然而,會計師事務所的態度似乎不是特別積極。
有過農村財務審計業務經驗的吳國芝認為,農村財務審計不是目前最關鍵的問題,關鍵是基礎工作,首先要把賬務做規范,減少賬面上的問題;建議從縣政府、市政府或者更高的層面重視農村財務工作。
王志雄認為,擴展這項業務可以是會計師事務所自發的商業行為,但是最早開始推廣時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開始的時候政府應該多做一些支持,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場化運作。(第一財經日報 霍侃 200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