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金融資產中,在活躍的交易市場中沒有報價的是()。
A.交易性金融資產
B.持有至到期投資
C.貸款和應收款項
D.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答案:C
">
第九章 金融資產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金融資產中,在活躍的交易市場中沒有報價的是()。
A.交易性金融資產
B.持有至到期投資
C.貸款和應收款項
D.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答案:C
解析:貸款和應收款項,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2.下列各項資產中,不屬于金融資產的是()。
A.存貨
B.應收票據
C.其他應收款
D.貸款
答案:A
解析:企業的金融資產主要包括庫存現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貸款、墊款、債權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衍生金融資產等。選項A,存貨不屬于企業的金融資產。
3.下列有關金融資產重分類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以重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B.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不能與其他三類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
C.持有至到期投資不能重分類為貸款和應收款項
D.持有至到期投資符合條件時可以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答案:A
解析:交易性金融資產不能重分類為其他類的金融資產,選項A不正確。
4.2011年10月2日,甲公司支付510萬元取得一項股權投資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支付的價款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15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5萬元。則甲公司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入賬價值為()萬元。
A.510
B.500
C.495
D.530
答案:C
解析: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510-15=495(萬元),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支付的交易費用發生時直接計入投資收益。
5.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180萬元從活躍市場購入乙公司2009年1月1日發行的面值為1000萬元、5年期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不可贖回債券,另支付交易費用3萬元。該債券票面年利率為10%,利息按單利計算,次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甲公司購入該債券后將其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則2011年1月1日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為()萬元。
A.1000
B.1003
C.1083
D.1183
答案:C
解析:2011年1月1日購買債券投資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2010年度債券利息(2011年1月5日支付)應確認為應收利息,故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1180-1000×10%+3=1083(萬元)。
6.2011年10月8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上以1050萬元(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50萬元)購入乙公司的股權投資,另發生交易費用10萬元,甲公司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2011年12月31日,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300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則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就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萬元。
A.300
B.290
C.250
D.240
答案:A
解析: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就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300-(1050-50)=300(萬元)。
7.甲公司于2011年1月2日自證券市場以銀行存款購入乙公司發行的股票120萬股,每股市價5.9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2萬元,甲公司將購入的該公司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2011年4月1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2011年4月5日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20萬元;6月30日該股票收盤價格為每股5元;2011年7月5日,甲公司以每股5.50元的價格將股票全部出售。假定甲公司對外提供半年報,則甲公司出售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確認的處置損益為()萬元。
A.-48
B.60
C.72
D.-36
答案:B
解析:甲公司出售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確認的處置損益=(5.50-5)×120=60(萬元),處置時將持有期間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結轉至投資收益屬于損益內部之間的結轉,不影響處置時計入損益的金額。
8.甲公司2011年1月1日購入面值為1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4%的A債券;取得時支付價款108萬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4萬元),另支付交易費用0.5萬元,甲公司將該項金融資產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2011年1月5日,收到購買時價款中所含的利息4萬元;2011年12月31日,A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06萬元(不含利息);2012年1月5日,收到A債券2011年度的利息4萬元;2012年3月20日,甲公司出售A債券售價為110萬元。甲公司從購入到出售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確認的累計損益為()萬元。
A.12
B.9.5
C.16
D.13.5
答案:B
解析:甲公司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入賬金額=108-4=104(萬元),持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確認的累計損益=-0.5+(106-104)+4+(110-106)=9.5(萬元)。
9.2010年10月12日,甲公司以每股8元的價格從二級市場購入乙公司股票100萬股,支付價款80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16萬元。甲公司將購入的乙公司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2010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場價格為每股9.4元。2011年2月18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現金股利40萬元。 2011年3月20日,甲公司將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以每股12元的價格全部出售,在支付相關交易費用24萬元后,實際取得款項1176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則該項股票投資對甲公司2011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金額為()萬元。
A.260
B.400
C.276
D.416
答案:C
解析:該項股票投資對甲公司2011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金額=40+(1176-9.4×100)=276(萬元),因為處置時將持有期間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結轉至投資收益屬于損益內部之間的結轉,不影響利潤總額。
10.甲公司2010年12月25日支付價款2040萬元(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60萬元)取得一項股權投資,另支付交易費用10萬元,甲公司將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2010年12月31日,該項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為2105萬元(不包含應收股利)。2011年2月8日,甲公司收到購買價款中包含的應收股利60萬元。2011年3月15日甲公司以2300萬元將該項股權投資出售。則該項股權投資對甲公司2010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金額為()萬元。
A.0
B.-10
C.60
D.310
答案:A
解析:購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計入其初始計量金額,不影響當期損益;2010年度確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金額計入資本公積,不影響當期損益,所以該項股權投資對甲公司2010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金額為0。
11.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購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12萬張,以銀行存款支付價款112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12萬元。該債券系乙公司于2010年1月1日發行,每張債券面值為100元,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率為5%,每年年末支付當年度利息。甲公司擬持有該債券至到期,將其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則2011年1月1日甲公司購入乙公司債券的初始入賬價值為()萬元。
A.1200
B.1212
C.1132
D.1120
答案:C
解析:甲公司購入乙公司債券的初始入賬價值=1120+12=1132(萬元)。
12.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060萬元從活躍市場購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10萬張,另支付交易費用8萬元。該債券系乙公司于2009年1月1日發行,每張債券面值為100元,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7%,利息按單利計算,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甲公司擬持有該債券至到期,將其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則甲公司購入乙公司債券的初始入賬價值為()萬元。
A.990
B.998
C.1000
D.1068
答案:B
解析:甲公司購入乙公司債券的初始入賬價值=1060-10×100×7%+8=998(萬元)。
13.甲公司于2011年1月2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乙公司于2010年1月1日發行的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該債券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率為6%,到期日為2013年1月1日。甲公司購入債券的面值為1000萬元,實際支付價款為996.61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15萬元。甲公司購入后將其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購入債券的實際年利率為8%。2011年度甲公司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萬元。
A.80
B.81.2
C.80.93
D.76.13
答案:C
解析:2011年度甲公司應確認的投資收益=(996.61+15)×8%=80.93(萬元)。
14.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自證券市場購入面值總額為2000萬元的債券。購入時實際支付價款2044.75萬元,另外支付交易費用10萬元。該債券發行日為2010年1月1日,系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5%,實際年利率為4%。甲公司將該債券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則2011年12月31日該項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為()萬元。
A.2018.42
B.2136.94
C.2222.42
D.2122.42
答案:C
解析:2010年12月31日該項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2044.75+10)×(1+4%)=2136.94(萬元);2011年12月31日該項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2136.94×(1+4%)=2222.42(萬元)。
15.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對外賒銷商品一批,售價10000元(不含增值稅),商業折扣為6%,增值稅稅率為17%,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假定計算現金折扣時不考慮增值稅)。企業銷售商品時代墊運雜費700元,則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為()元。
A.10764
B.11700
C.11698
D.12400
答案:C
解析: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10000×(1-6%)×(1+17%)+700=11698(元)。
二、多項選擇題
1.企業的金融資產按其自身業務特點和風險管理要求,應分類為()。
A.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B.持有至到期投資
C.貸款和應收款項
D.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答案:ABCD
解析:企業應當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和風險管理要求,將取得的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分為以下幾類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2)持有至到期投資
(3)貸款和應收款項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2.下列關于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B.企業取得的擬近期內出售的股票投資應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C.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可以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D.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主要是指企業基于風險管理、戰略投資需要等所作的指定
答案:ABD
解析:選項C錯誤,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不得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3.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取得金融資產時發生的交易費用的有()。
A.融資費用
B.內部管理成本
C.支付給代理機構的手續費
D.債券的折價
答案:ABD
解析:交易費用,是指可直接歸屬于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費用。新增的外部費用,是指企業不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就不會發生的費用,包括支付給代理機構、咨詢公司、券商等的手續費和傭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債券溢價、折價、融資費用、內部管理成本及其他與交易不直接相關的費用。
4.下列有關金融資產后續計量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B.持有至到期投資,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計量
C.貸款和應收款項,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計量
D.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答案:ABCD
解析:以上說法均正確。
5.下列有關金融資產相關利得或損失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按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動的金額應計入當期損益
B.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按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動的金額應計入所有者權益
C.可供出售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D.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
答案:ACD
解析: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按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動的金額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選項B錯誤。
6.下列各項中,影響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的有()。
A.已計提的減值準備
B.分期收回的本金
C.利息調整的累計攤銷額
D.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確認的票面利息
答案:ABCD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資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1+實際利率)-本期收回的利息-已計提的減值準備,故以上選項均正確。
7.關于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按取得時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確認金額,相關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收益
B.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按取得時的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其初始確認金額
C.貸款和應收款項應按取得時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初始確認金額,相關交易費用計入財務費用
D.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按取得時的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其初始確認金額
答案:ABD
解析:選項C,貸款和應收款項應按取得時的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其初始確認金額。
8.下列有關金融資產減值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資產負債表日按公允價值計量,不計提減值準備
B.交易性金融資產資產負債表日按公允價值計量,不計提減值準備
C.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將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予以轉出計入資產減值損失
D.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不需轉出
答案:BC
解析:選項A,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嚴重下跌且下跌并非暫時性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選項D,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即使該金融資產沒有終止確認,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中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9.下列有關金融資產減值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A.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等金融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后,資產負債表日不再確認利息收入
B.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轉回后,其賬面價值不應當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準備情況下該金融資產在轉回日的攤余成本
C.對單項金額重大的金融資產,可以單獨進行減值測試,也可以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D.外幣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應先按外幣確定,在計量減值時再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為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金額
答案:AC
解析:選項A不正確,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等金融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后,資產負債表日應當按照確認減值損失時對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采用的折現率作為利率計算確認利息收入;選項C不正確,對于存在大量性質類似且以攤余成本后續計量金融資產的企業,在考慮金融資產減值測試時,應當先將單項金額重大的金融資產區分開來,單獨進行減值測試。對單項金額不重大的金融資產,可以單獨進行減值測試,或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10.甲公司2010年3月2日自證券市場購入乙公司發行的股票100萬股,共支付價款1500萬元(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20萬元),另支付交易費用5萬元。甲公司將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2010年4月8日,甲公司收到上述現金股利20萬元。2010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每股市價為16元。2011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每股市價跌至15元,甲公司預計該股票價格的下跌是暫時性的。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繼續下跌,每股市價跌至9.5元。甲公司的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A.2010年4月8日收到現金股利時確認投資收益20萬元
B.2010年12月31日確認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95萬元
C.2010年12月31日確認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15萬元
D.2011年12月31日確認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00萬元
答案:CD
解析:甲公司相關的會計處理如下:
2010年3月2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1485
應收股利20
貸:銀行存款1505
2010年4月8日
借:銀行存款20
貸:應收股利20
2010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15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15
2011年12月31日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00
2012年12月31日
借:資產減值損失535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5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550
11.長江公司為提高閑置資金的使用效率,2010年3月15日購買B上市公司(以下簡稱B公司)的股票,從而持有其0.3%的股份,該股份仍處于限售期內。因B公司的股份比較集中,長江公司未能在B公司的董事會中派有代表,且未將其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2010年6月15日,長江公司又從二級市場購入C公司股票100萬股,長江公司取得C公司股票后,對C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長江公司管理層擬隨時出售C公司股票。則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有()。
A.長江公司應將取得的B上市公司的限售股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B.長江公司應將取得的B上市公司的限售股確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C.長江公司應將取得的C公司股票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D.長江公司因持有B公司和C公司股票取得的現金股利應計入當期損益
答案:BCD
解析:選項A不正確,企業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權(不包括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持有的限售股權),對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將該限售股權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或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本題由于沒有將B上市公司的限售股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所以應確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2.表明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客觀證據,包括()。
A.發行方或債務人發生嚴重財務困難
B.債務人很可能倒閉或進行其他財務重組
C.因發行方發生重大財務困難,該金融資產無法在活躍市場繼續交易
D.債權人出于經濟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慮,對發生財務困難的債務人作出讓步
答案:ABCD
解析:以上選項均正確。
13.下列交易事項中,應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核算的有()。
A.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
B.確認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
C.權益法核算下的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其他權益變動中投資企業按其持股比例應享有的份額
D.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
答案:ACD
解析:選項B,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確認的減值損失,應記入“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核算。
14.下列交易事項中,應計入當期損益的有()。
A.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
B.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
C.發行權益性證券支付的證券發行費用
D.企業合并中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
答案:AD
解析:選項B,應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入賬價值;選項C,應沖減溢價發行收入即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的金額。
15.A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于2009年1月1日發行的債券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該債券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為2014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歸還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購入債券時的實際年利率為4%。A公司購入債券的面值為1000萬元,實際支付價款為1076.3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10萬元。假定按年計提利息。2010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030萬元。2011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020萬元。2012年1月20日,A公司將該債券全部出售,收到款項1015.5萬元存入銀行。則甲公司該項債券投資相關的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A.2010年1月1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為1036.30萬元
B.2010年1月1日應確認應收利息50萬元
C.2010年12月31日應確認投資收益41.45萬元
D.2010年12月31日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為1027.75萬元
答案:ABCD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1076.30-1000×5%+10=1036.30(萬元),選項A正確;2010年1月1日支付的購買價款中包含的2009年度利息應確認為應收利息,選項B正確;2010年12月31日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1036.30×4%=41.45(萬元);2010年12月31日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1+實際利率)-應收回的利息=1036.30×(1+4%)-1000×5%=1027.75(萬元)。
三、判斷題
1.企業金融資產的分類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答案:√
2.如果某債務工具投資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價,則企業不能將其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答案:√
3.企業應當于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對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意圖和能力進行評價。發生變化的,應當將其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處理。()
答案:√
4.因相關稅收法規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稅前可抵扣政策,或顯著減少了稅前可抵扣金額,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的,應將剩余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答案:×
解析:因相關稅收法規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稅前可抵扣政策,或顯著減少了稅前可抵扣金額,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的,剩余持有至到期投資不應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5.一般企業對外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形成的應收債權,通常應按從購貨方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現值作為其初始確認金額。()
答案:×
解析:一般企業對外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形成的應收債權,由于涉及期限比較短,通常應按從購貨方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作為初始確認金額,不必折現。
6.已單項確認減值損失的金融資產,應當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組合中再進行減值測試。()
答案:×
解析:已單項確認減值損失的金融資產,不應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7.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以后期間不得轉回。()
答案:×
解析: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以后期間其價值恢復時應通過所有者權益即資本公積轉回其減值金額。
8.資產負債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的,應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答案:×
解析:資產負債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的,應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9.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應將其持有期間確認的公允價值累計上升額自所有者權益中轉出計入投資收益,增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處置損益。()
答案:√
10.對于要求采用實際利率法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如果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費用與名義利率計算的相差很小,也可以采用名義利率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
答案:√
11.企業不能將在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非衍生金融資產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答案:√
12.交易性金融資產,資產負債表日應按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應計入投資收益。()
答案:×
解析:交易性金融資產,資產負債表日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應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3.金融企業按當前市場條件發放的貸款,應按發放貸款的本金作為貸款的初始確認金額,同時將相關的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收益。()
答案:×
解析:金融企業按當前市場條件發放的貸款,應按發放貸款的本金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確認金額。
14.可供出售債券投資,期末應按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
答案:×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包括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后續計量應按公允價值計量。
15.應收賬款計提減值損失時,應借記“管理費用”,貸記“壞賬準備”科目。()
答案:×
解析:按現行會計準則的規定,應收賬款計提減值損失時應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壞賬準備”科目。
四、計算分析題
1.甲公司2010年1月1日購入面值為200萬元,年利率為4%的A債券;取得時支付價款208萬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8萬元),另支付交易費用1萬元,甲公司將該項金融資產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2010年1月5日,收到購買時價款中所含的利息8萬元。2010年12月31日,A債券的公允價值為212萬元(不含利息)。2011年1月5日,收到A債券2010年度的利息8萬元。2011年4月20日,甲公司出售A債券,售價為216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1)編制與上述經濟業務相關的會計分錄;
(2)計算2011年4月20日甲公司出售A債券時應確認的處置損益。(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答案:(1)2010年1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200
應收利息8
投資收益1
貸:銀行存款209
2010年1月5日
借:銀行存款8
貸:應收利息8
2010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2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2
借:應收利息8
貸:投資收益8
2011年1月5日
借:銀行存款8
貸:應收利息8
2011年4月20日
借:銀行存款216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200
——公允價值變動12
投資收益4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2
貸:投資收益12
(2)2011年4月20日甲公司出售A債券應確認的處置損益=出售取得價款-出售時的賬面價值=216-212=4(萬元)。
提示: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結轉至投資收益影響處置時計入投資收益的金額,但不影響處置時的損益總額。
2.2010年3月2日,甲公司以每股8元的價格自二級市場購入乙公司股票l20萬股,支付價款96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3萬元。甲公司將其購入的乙公司股票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2010年4月15日收到乙公司本年3月20日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20萬元。2010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為每股9元。2011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為每股5元,甲公司預計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乙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將持續下跌。2012年12月31日,股票市場有所好轉,乙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為每股6元。2013年3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8元的價格將其對外出售,出售時發生相關稅費5萬元,扣除相關稅費后取得的凈價款為955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
要求:(1)編制上述相關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
(2)計算甲公司因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累計應確認的損益金額。(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要求明細到二級科目)
答案:(1)2010年3月2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963
貸:銀行存款963
2010年3月20日
借:應收股利20
貸:投資收益20
2010年4月15日
借:銀行存款20
貸:應收股利20
2010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17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17
2011年12月31日
借:資產減值損失363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17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480
2012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12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20
2013年3月20日
借:銀行存款95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36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963
——公允價值變動117
投資收益235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20
貸:投資收益120
(2)甲公司因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累計應確認的損益金額=20-363+235+120=12(萬元)或甲公司因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累計應確認的損益金額=現金流入-現金流出=955+20-963=12(萬元)。
3.A公司于2010年1月2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于2008年1月1日發行的債券,該債券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4%、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為2013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歸還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A公司購入債券的面值為1000萬元,實際支付價款為994.73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18萬元。A公司購入后將其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購入債券的實際年利率為5%。假定按年計提利息,利息以單利計算。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編制A公司2010年1月2日至2013年1月1日與該項債券投資有關的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答案:(1)2010年1月2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1000
應收利息40(1000×4%)
貸:銀行存款1012.73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27.27
(2)2010年1月5日
借:銀行存款40
貸:應收利息40
(3)2010年12月31日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994.73-40+18)×5%=48.64(萬元),“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借方攤銷額=48.64-1000×4%=8.64(萬元)。
借:應收利息4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8.64
貸:投資收益48.64
(4)2011年1月5日
借:銀行存款40
貸:應收利息40
(5)2011年12月31日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994.73-40+18+8.64)×5%=49.07(萬元),“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借方攤銷額=49.07-1000×4%=9.07(萬元)。
借:應收利息4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9.07
貸:投資收益49.07
(6)2012年1月5日
借:銀行存款40
貸:應收利息40
(7)2012年12月31日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借方攤銷額=27.27-8.64-9.07=9.56(萬元),應確認的投資收益=40+9.56=49.56(萬元)。
借:應收利息4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9.56
貸:投資收益49.56
注意:持有至到期投資到期時“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的余額應為0,所以為避免出現尾差的情況,最后一期采用倒擠的方法計算“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攤銷額和應確認的投資收益金額。
(8)2013年1月1日
借:銀行存款104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1000
應收利息40
4.A公司于2010年1月2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于2010年1月1日發行的債券,該債券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率為4%,到期日為2013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歸還本金和利息。A公司購入債券的面值為1000萬元,實際支付價款為920.35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20萬元。A公司購入后將其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2010年年末債務人發生虧損,估計該項債券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900萬元,購入債券的實際年利率為6%。2011年12月31日減值因素消失,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1100萬元,假定按年計提利息,利息以單利計算。
要求:編制A公司從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上述有關業務的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答案:(1)2010年1月2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1000
貸:銀行存款940.35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59.65
(2)2010年12月31日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940.35×6%=56.42(萬元),“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借方攤銷額=56.42-1000×4%=16.42(萬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40
——利息調整16.42
貸:投資收益56.42
2010年12月31日確認減值損失前其攤余成本即賬面價值=940.35+40+16.42=996.77(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900萬元,故應計提減值損失=996.77-900=96.77(萬元)。計提減值準備后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996.77-96.77=90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96.77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96.77
(3)2011年12月31日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900×6%=54(萬元),“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借方攤銷額=54-1000×4%=14(萬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4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14
貸:投資收益54
2011年12月31日減值損失轉回前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900+40+14=954(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1100萬元,減值準備可以轉回。首先在不計提減值準備的情況下2011年12月31日的處理如下: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996.77×6%=59.81(萬元),“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借方攤銷額=59.81-1000×4%=19.81(萬元)。
2011年12月31日(轉回日)不計提減值準備情況下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996.77+59.81=1056.58(萬元),2011年12月31日轉回后的攤余成本不能超過1056.58萬元,所以減值損失轉回的金額=1056.58-954=102.58(萬元),但由于原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為96.77萬元小于102.58萬元,所以其攤余成本的恢復通過減值損失恢復的部分為96.77萬元,通過“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和投資收益恢復的金額=19.81-14=5.81(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96.77
貸:資產減值損失96.77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5.81
貸:投資收益5.81
5.甲公司為一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甲公司在編制2011年年度財務報告時,內審部門就2011年下列有關金融資產的分類和會計處理提出異議:
(1)2011年6月1日,甲公司在股權分置改革中取得乙公司5%的限售股權。甲公司對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甲公司將該項股票投資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并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
(2)2011年7月1日,甲公司從上海證劵交易所購入丙公司2011年1月1日發行的3年期債券50萬份。該債券面值總額為5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4.5%,于每年年初支付上一年度債券利息。甲公司購買丙公司債券合計支付了5122.5萬元(包括交易費用2.5萬元)。甲公司擬隨時出售該項債券,以獲取利潤差價,甲公司將該債券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3)2011年10月1日,由于資金周轉困難,甲公司將其持有的丁公司債券出售80%,出售所得價款扣除相關交易費用后的凈額為7200萬元。該債券原系甲公司2010年1月1日購入,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的債券投資。出售80%債券投資后,甲公司將所持剩余20%丁公司債券投資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要求:根據資料(1)(2)和(3),逐項分析、判斷甲公司對相關金融資產的分類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①資料(1)甲公司持有乙公司限售股權的分類不正確。
理由:企業在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持有對被投資單位在重大影響以上的股權,應當作為長期股權投資,視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分別采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企業在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持有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股權,應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②資料(2)甲公司將所持丙公司債券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購入丙公司3年期的債券,由于擬隨時用于出售以獲取利潤差價,所以應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③資料(3)甲公司將所持丁公司債券剩余部分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處理不正確。
理由: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會計準則的規定,持有至到期投資部分出售或重分類的金額較大且不屬于例外情況,使該投資的剩余部分不再適合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企業應當將該投資的剩余部分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6.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于2009年1月1日發行的債券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該債券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5%、,利息于到期日隨本金一起支付,到期日為2014年1月1日。購入債券時的實際年利率為4%。甲公司購入債券的面值為1000萬元,實際支付價款1058.5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10萬元。假定按年計提利息。2010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100萬元。2011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000萬元并將繼續下降。2012年1月20日,甲公司將該債券全部出售,收到款項985萬元存入銀行。
要求:編制甲公司從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20日上述有關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答案:(1)2010年1月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1000
——應計利息50(1000×5%)
——利息調整18.50
貸:銀行存款1068.50
(2)2010年12月31日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068.50×4%=42.74(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科目貸方攤銷額=50-42.74=7.26(萬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50
貸:投資收益42.74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7.26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1068.50+50-7.26)=1111.24(萬元),公允價值為1100萬元,應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金額=1111.24-1100=11.24(萬元)。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1.24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1.24
(3)2011年12月31日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111.24×4%=44.45(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科目貸方攤銷額=50-44.45=5.55(萬元)。
注:在計算2011年年初攤余成本時,不應考慮2010年12月31日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50
貸:投資收益44.4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5.5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1100+50-5.55=1144.45(萬元),公允價值為1000萬元,應確認的減值準備金額=1144.45-1000=144.45(萬元),同時原確認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應轉入資產減值損失,即應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144.45+11.24=155.69(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155.69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144.45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1.24
(4)2012年1月20日
借:銀行存款98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1.24
——減值準備144.45
投資收益15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1000
——應計利息150
——利息調整5.69(18.50-7.26-5.55)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29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290 |
購買![]() |
2門全套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58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48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480 |
購買![]() |
2門全套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年不過,下年免費。 | 96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2門全套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200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2門綜合版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24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2門實驗版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480 |
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