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單選題(61-80)
A.應納稅暫時性差異500萬元
B.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00萬元
C.應納稅暫時性差異5 500 萬元
D.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 500萬元
2. 2010年12月31日,A公司“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費用”科目貸方余額為100萬元,2011年實際發(fā)生產品質量保證費用90萬元,2011年12月31日預提產品質量保證費用120萬元,稅法規(guī)定相關支出在實際發(fā)生時準予稅前扣除。2011年12月31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余額為130萬元
B.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為130萬元
C.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余額為120萬元
D.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為120萬元
3. 下列各項資產和負債中,因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不一致形成暫時性差異的是( )。
A.計提職工工資形成的應付職工薪酬
B.購買國債確認的利息收入
C.因確認產品質量保證形成的預計負債
D.因違反稅法規(guī)定應繳納但尚未繳納的罰款
4. 某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率為25%,2010年12月因違反當地有關環(huán)保法規(guī)的規(guī)定,接到環(huán)保部門的處罰通知,要求其支付罰款100萬元。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因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支付的罰款和滯納金,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允許稅前扣除。至2010年12月31日,該項罰款尚未支付。則2010年末該公司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為( )萬元。
A.0
B.100
C.-100
D.25
5. 甲公司2010年初“預計負債”賬面余額為200萬元(預提的產品保修費用),“遞延所得稅資產” 賬面余額為66萬元。2010年產品銷售收入為5 000萬元,按照銷售收入2%的比例計提產品保修費用,假設產品保修費用在實際支付時可以在稅前抵扣。2010年未發(fā)生產品保修費用。2010年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預計2011年所得稅稅率為25%。則2010年12月31日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發(fā)生額為( )萬元。
A.66
B.33
C.99
D.9
6. 下列關于收入確認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企業(yè)確認收入時,必須滿足“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這個條件
B.企業(yè)銷售的商品在質量、品種、規(guī)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規(guī)定的要求,又未根據正當的保證條款予以彌補,說明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并未轉移,此時不能確認收入,收入應遞延到已滿足買方要求且買方承諾付款時予以確認
C.賣方僅僅為了到期收回貨款而保留商品的法定產權,則銷售成立,相應的收入應予以確認
D.房地產企業(yè)將開發(fā)的房產出售后,保留了對該房產的物業(yè)管理權,因企業(yè)對售出的商品保留了繼續(xù)管理權,則房產銷售不成立
7. 發(fā)生下列經濟業(yè)務時,可以確認為商品銷售收入的是( )。
A.收到購貨方預付貨款時
B.支付手續(xù)費方式下收到代銷單位的代銷清單時
C.支付手續(xù)費方式下發(fā)出委托代銷商品時
D.決定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回的商品售出時
8. 下列各項業(yè)務中,可以確認收入的是( )。
A.企業(yè)銷售的商品在質量、品種、規(guī)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或協議的要求,又未根據正常的保證條款予以彌補
B.企業(yè)尚未完成售出商品的安裝或檢驗工作,且安裝或檢驗工作是銷售合同或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
C.銷售合同或協議中規(guī)定了買方由于特殊原因有權退貨的條款,且企業(yè)不能確定退貨的可能性
D.視同買斷方式銷售商品,雙方協議明確規(guī)定,無論受托方是否賣出、是否獲利,均與委托方無關
9. 下列有關收入的確認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銷售商品涉及商業(yè)折扣的,應當按照扣除商業(yè)折扣后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
B.某些情況下企業(yè)在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的同時會授予客戶獎勵積分,在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的同時,應當將銷售取得的貨款一次性確認為收入
C.如果售后租回被認定為融資租賃的,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予以遞延,并按租金的支付比例進行分攤
D.在以舊換新的銷售中,銷售收入應按銷售商品的價款減去收回商品支出的價款后的余額確認收入
10. 關于售后租回業(yè)務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售后租回是指銷售商品的同時,銷售方同意在日后再將同樣的商品租回的銷售方式
B.如果售后租回交易認定為融資租賃的,售價和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予以遞延,并按照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進行分攤,作為折舊費用的調整
C.如果售后租回交易認定為經營租賃的,如果售價大于公允價值,則售價和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予以遞延,并在租賃期內分攤
D.如果有確鑿證據表明認定為融資租賃的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價值達成的,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11. 下列關于收入確認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賣方僅僅為了到期收回貨款而暫時保留商品的法定產權,相應的收入應予以確認
B.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銷售,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確定銷售商品收入
C.銷售商品涉及商業(yè)折扣的,應當按照扣除商業(yè)折扣后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
D.同一項銷售的收入和成本應在同一會計期間確認;成本不能計量,收入也不能確認
12. 甲公司銷售產品每件440元,若客戶購買200件(含200件)以上,每件可得到40元的商業(yè)折扣。某客戶20×9年8月8日購買該企業(yè)產品200件,按規(guī)定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適用的增值稅率為17%。若該企業(yè)于8月24日收到該筆款項,則實際收到的款項為( )元。(假定計算現金折扣時考慮增值稅)
A.93 600
B.936
C.102 960
D.92 664
13. A公司本年度委托B商店代銷一批零配件,代銷價款200萬元。本年度收到B商店交來的代銷清單列明已銷售代銷零配件的70%,A公司收到代銷清單時向B商店開具增值稅發(fā)票。B商店按代銷價款的10%收取手續(xù)費。該批零配件的實際成本為120萬元。則A公司本年度應確認的銷售收入為( )萬元。
A.120
B.126
C.140
D.68.4
14. 在支付手續(xù)費方式下委托代銷商品,受托方應在銷售商品后按( )確認收入。
A.銷售價款加上手續(xù)費之和
B.銷售價款減去收取的手續(xù)費之間的差額
C.商品的銷售售價
D.收取的手續(xù)費
15. 甲公司對A產品實行一個月內“包退、包換、包修”的銷售政策。20×9年8月份共銷售A產品20件,售價總額100 000元,成本80 000元。根據以往經驗,A產品包退的占6%,包換的占6%,包修的占8%,甲公司8月份A產品的收入應確認為( )元。
A.100 000
B.94 000
C.90 000
D.80 000
16. 報告年度銷售或以前年度銷售的商品,在年度終了后至年度財務報告批準報出前退回的,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 。
A.沖減本年度主營業(yè)務收入及相關的成本等
B.直接調整年初未分配利潤
C.沖減報告年度主營業(yè)務收入及相關的成本等
D.沖減退回年度的收入、成本及稅金
17. 20×9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銷售一套大型設備,合同約定的銷售價格為1 000萬元,分4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額收取。該大型設備成本為800萬元。假定該銷售商品符合收入確認條件,同期銀行貸款年利率為6%。不考慮其他因素,則甲公司20×9年1月1日應確認的銷售商品收入金額為( )萬元。[(P/A,6%,4)=3.4651]
A.800
B.866.28
C.1 000
D.1 170
18. 20×9年12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一批商品,開出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200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34 000元,該批商品的成本為180 000元,商品已發(fā)出,款項已收到。協議約定,甲公司應于2×10年5月1日將所售商品購回,回購價為220 000元(不含增值稅稅額)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則在20×9年12月1日時,甲公司應確認的其他應付款金額為( )元。
A.20 000
B.180 000
C.200 000
D.34 000
19. 下列業(yè)務中,通常不能在發(fā)出商品時確認收入的是( )。
A.附有銷售退回條件銷售的商品,不能夠合理估計退貨的可能性
B.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銷售商品
C.預收貨款方式銷售商品
D.認定為經營租賃的售后租回,且該交易是按照公允價值達成的
售后租回中租賃性質 | 售價與賬面價值差額核算 | ||
融資租賃 | 計入遞延收益,之后分期攤銷 | ||
經營租賃 | 售價公允 | 計入資產處置或出售損益 | |
售價不公允 | 售價>公允價 | 計入遞延收益,之后分期攤銷 | |
售價<公允價 | 能得到補償的話,計入遞延收益;不能得到補償的話,計入當期損益 |
20. 20×9年7月1日A公司對外提供一項為期8個月的勞務服務,合同總收入465萬元。20×9年末無法可靠地估計勞務結果。20×9年發(fā)生的勞務成本為234萬元,預計已發(fā)生的勞務成本能得到補償的金額為180萬元,則A公司20×9年該項業(yè)務應確認的收入為( )萬元。
A.180
B.-54
C.234
D.465 1.
[答案]:A
[解析]: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3 000萬元>計稅基礎2 500萬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500萬元。
[該題針對“暫時性差異的確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2.
[答案]:B
[解析]:因產品質量保證費用在實際發(fā)生時可予抵扣,所以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100-90+120=130(萬元)。
[該題針對“暫時性差異的確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3.
[答案]:C
[解析]:選項ABD,賬面價值等于計稅基礎不產生暫時性差異;選項C,企業(yè)因產品質量保證確認的預計負債,稅法允許在以后實際發(fā)生時稅前列支,即該預計負債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稅前列支的金額(與賬面價值相等)=0。
[該題針對“暫時性差異的確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4.
[答案]:A
[解析]:因按照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支付的罰款和滯納金不允許稅前扣除,即該項負債在未來期間計稅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準予稅前扣除的金額為0,則其計稅基礎=賬面價值100-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予抵扣的金額0=100(萬元)。該項負債的賬面價值100萬元與其計稅基礎100萬元相同,不形成暫時性差異。
[該題針對“暫時性差異的確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5.
[答案]:D
[解析]:2010年計提產品保修費用=5 000×2%=100(萬元);2010年末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300萬元;計稅基礎=300-300=0;賬面價值300萬元>計稅基礎0,其差額300 萬元,即為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發(fā)生額=300×25%-66=9(萬元)。
[該題針對“暫時性差異的確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6.
[答案]:D
[解析]:房地產企業(yè)將開發(fā)的房產售出后,保留了對該房產的物業(yè)管理權,由于此項管理權與房產所有權無關,房產銷售成立。企業(yè)提供的物業(yè)管理應視為一個單獨的勞務合同,有關收入確認為勞務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