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查稅新招 會計師:逃稅方法越來越少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近日,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稱,加拿大稅務局(The Canada Revenue Agency,CRA)考慮通過對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的監察,以及采用其他新的技術手段,來收集民眾的個人訊息加以分析,打擊故意瞞稅和疏忽漏稅行為。
倡權團體質疑社交網絡查稅
這一做法受到相關團體的質疑,倡權團體Open Media發言人克里斯托弗表示,反對政府機構監察民眾在社交媒體個人訊息的做法。“加拿大人在臉書上發表一些東西,他們相信這只是與其親友、家人分享,而不是同渥太華的政府行政機構分享。另外,臉書的隱私安全設置出名復雜,許多人以為他們上載的內容只有好友可以看到,卻不知全世界都能看到。”
華人會計師:不可做法律依據
華人會計師梁萬邦表示,隨技術越來越進步,稅局查稅的手段會越來越多,逃稅的方法會越來越少,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梁萬邦指出,稅局透過民眾貼在媒體上的公開訊息輔助查稅是“情有可原”,因為現時技術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層面。但有一點要注意,個人網頁上的公開訊息,不能作為稅局處理稅務問題的法律依據。稅局只能透過調查個人網頁取得一些初始線索,然后再透過其他正式渠道對事實加以認定。
他舉例說,一個地產經紀可能在自己的社交媒體網頁上宣稱,一年完成了上千萬金額的房地產交易,稅局監察到這一訊息,同時發現這名經紀當年申報的收入只有一、兩萬,情況屬不合理。稅局不能依據由其社交媒體網頁上獲得訊息,直接對該經紀采取行動,但是可以此為線索,進一步透過地產協會或其他途徑,了解該名經紀的真實交易情況,作為采取行動的依據。
電子付款助掌握消費活動
至于監察民眾網上訊息是否侵犯個人隱私,梁萬邦表示民眾應該了解社交媒體的性質和安全設定功能。如果民眾認為在網上發表的內容涉及重要個人訊息或是隱私,就應該警愓不要將其隨意在網上發表。如果民眾決定發表這些內容,就應該意識到有關后果。
哪些人群會受特別注意?
稅局表示會對偷漏稅的“高危人群”加強監察,究竟哪些人會成為高危人群而受到特別關照?梁萬邦表示,加國有三千多萬人口,稅局工作人員充其量數萬名。如果某些人受到稅局的特別注意,必定是因為他存在一些“與眾不同”、無法解釋的情況。
他舉例說,稅局透過郵編查到某一社區的房屋平均價值五百萬。如果住在該社區的某個家庭,報稅時沒有T4上班收入證明,也沒有T3或T5投資收入,稅局又透過公開渠道查到該房屋還有三百萬的房屋按揭。根據上述情況,稅局就會合理懷疑該人家如何供得起這間房屋。相似情況,某人如果沒有申報收入,卻不斷購買新的物業,資產不斷增加,稅局也會懷疑資金來源。如果當事人從事的是收取現金的行業,則更會加重稅局的懷疑。
梁萬邦表示,稅局現時往往透過計算機對數據分析和過濾,來發現上述可疑情況。技術手段的進步令這些操作更加容易實現。未來隨?電子支付手段的普及,稅局對民眾的消費活動更加容易掌握。加之現時各國之間訂立稅務協定,透過計算機網絡交流訊息,未來逃稅的方法只會越來越少。
網站地圖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