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輔導講義第十章(4)
第四節 審計抽樣在細節測試中的運用
一、非統計抽樣示例(教材P235-236)
假設××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擬通過函證測試ABC公司20×8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的存在認定。ABC公司當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賬戶剔除貸方余額賬戶和零余額賬戶后的借方余額共計2 410 000元,由1 651個借方賬戶組成。
注冊會計師初步確定的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為280 000元。注冊會計師以此為基礎,根據被審計單位特點、風險評估結果和內部控制運行有效性等因素,確定可容忍錯報水平為140 000元。
注冊會計師將總體定義為20×8年12月31日剔除貸方余額賬戶和零余額賬戶以及剔除單個重大項目和極不重要項目之后的應收賬款余額,代表總體的實物是20×8年12月31日剔除單個重大項目和極不重要項目之后的應收賬款借方余額明細賬賬戶。注冊會計師定義的抽樣單元是每個應收賬款明細賬賬戶。
注冊會計師將重大項目定義為賬面金額在140000元以上的所有應收賬款明細賬賬戶,并決定對其進行單獨測試;將極不重要項目定義為賬面金額在1000元以下的所有應收賬款明細賬賬戶,并決定對其不實施審計程序。剔除重大項目和極不重要項目后抽樣總體變成2200000元,包括1500個賬戶,如表所示。
注冊會計師將錯報界定為被審計單位不能合理解釋并提供相應依據的、應收賬款賬面金額與注冊會計師實施抽樣所獲得的審計證據所支持的金額之間的差異(高估)。錯報不包括明細賬戶之間的誤記、在途款項,以及被審計單位已經修改的差異。
注冊會計師將應收賬款存在認定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評估為“中”,且由于沒有對應收賬款的存在認定實施與函證目標相同的其他實質性程序而將“其他實質性程序的檢查風險”評估為“最高”。根據表10-13得到的保證系數為2.3。
抽樣總體
項目分類 | 項目數量 | 總金額(元) |
重大項目 | 1 | 200 000 |
極不重要項目 | 150 | 10 000 |
抽樣總體 | 1 500 | 2 200 000 |
合計 | 1 651 | 2 410 000 |
注冊會計師根據下列公式估計樣本規模:
2200000÷140000×2.3=36
注冊會計師將抽樣總體分成金額大致相等的兩層,發現兩層分別包含的項目數量相差很大,因此決定分層。注冊會計師將36個樣本平均分配到這兩個賬面金額大致相等的層,每層18個樣本。因此,注冊會計師從第一層300個賬戶中選取18個,從第二層1200個賬戶中也選取18個。樣本分層情況如表所示。
樣本分層表
層 | 層賬面總額(元) | 層賬戶數量(個) | 層樣本規模(個) |
第1層 | 1 120 000 | 300 | 18 |
第2層 | 1 080 000 | 1200 | 18 |
合計 | 2 200 000 | 1500 | 36 |
注冊會計師向37個客戶寄發了詢證函,包括1個重大項目和36個選出的樣本。重大項目中存在的錯報為1 034元。36個樣本中發現的錯報如表所示。
樣本錯報匯總表
層 | 層樣本賬面總額(元) | 層樣本錯報額(元) | 層樣本錯報數量(個) | 層錯報額 |
第1層 | 124 900 | 2 400 | 2 | 21 521 |
第2層 | 30 500 | 550 | 1 | 19 475 |
合計 | 155 400 | 2 950 | 3 | 40 996 |
注:層錯報額=層樣本錯報額÷層樣本賬面總額×層賬面總額。
注冊會計師利用比率法推斷的總體錯報額為40996元,加上重大項目中發現的錯報1 034元,計算出錯報總額為42 030元。注冊會計師將推斷的錯報總額42 030元與可容忍錯報140 000元比較,認為應收賬款借方賬面余額發生的錯報超過可容忍錯報的風險很小,因此總體可以接受。也就是說,即使在其推斷的錯報上加上合理的抽樣風險允許限度,也不會出現一個超過可容忍錯報的總額。注冊會計師調查了錯報的性質和原因,確定它們是由筆誤所導致的,因此不代表額外的審計風險。
注冊會計師得出結論,樣本結果支持應收賬款賬面余額。但是,注冊會計師還應將根據樣本結果推斷的錯報與其他已知和可能的錯報匯總,以評價財務報表整體是否可能存在重大錯報。
二、傳統變量抽樣的運用
1.均值估計抽樣(教材P237)
(1)定義
均值估計抽樣是指通過抽樣審查確定樣本的平均值,再根據樣本平均值推斷總體的平均值和總值的一種變量抽樣方法。
(2)步驟
①計算樣本中所有項目審定金額的平均值;
②用樣本平均值乘以總體規模得出總體金額的估計值;
、劭傮w估計金額與總體賬面金額之間的差額就是推斷的總體錯報。
2.差額估計抽樣(教材P237)
(1)定義
差額估計抽樣是以樣本實際金額與賬面金額的平均差額來估計總體實際金額與賬面金額的平均差額,然后再以這個平均差額乘以總體規模,從而求出總體的實際金額與賬面金額的差額(即總體錯報)的一種方法。
(2)步驟
、儆嬎銟颖酒骄e報;
、谟闷骄e報乘以總體規模來推斷總體錯報金額估計數據;
③將總體錯報估計數與可容忍錯報比較。
3.比率估計抽樣(教材P237)
(1)定義
比率估計抽樣是指以樣本的實際金額與賬面金額之間的比率關系來估計總體實際金額與賬面金額之間的比率關系,然后再以這個比率去乘總體的賬面金額,從而求出估計的總體實際金額的一種抽樣方法。
(2)步驟
①計算樣本審定金額與樣本賬面金額的比率;
②用總體賬面金額乘以比率得出估計的總體實際金額;
、酃烙嫷目傮w實際金額與總體賬面金額之間的差額就是推斷的總體錯報。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